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 番外·后世考古(中)
    凌晨一点十五分。

    西咸新区,渭河北岸。

    一切都源于一位巡查员的脚滑。

    “老张,快来看,这是什么!”

    “不就是个石……嗯,石碑?还有字?”

    “快!通知省文物局!”

    “先给张教授打电话!立刻!”

    发现文物的二人,不敢耽搁,立刻向上级汇报,激动的声音都在微微发颤,“教授!我们发现了一块秦朝石碑!有字!就在渭河北岸的临时营地西侧!”

    “不要移动它,也不要触碰文字部分,我马上就到!”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的张教授听到这个消息,瞬间睡意全无,一边穿衣服一边打起了电话。

    “什么?渭河北岸遗址发现秦代石刻?”陕省考古研究院的林院长在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后,睡意也是瞬间消散,“马上通知所有相关人员,立刻前往现场!”

    与此同时,远在上京的文物局专家李老也接到了紧急电话,当即神色凝重的起床穿衣,“务必保护好现场,我这就出发,天亮前赶到!”

    “国家文物局紧急专线!渭河北岸发现秦代石刻!坐标已发送!”

    “启动一级保护预案!”

    “所有路口绿灯常开,秦史专家组全速驰援!”

    很快,消息传开,历史学界直接炸开了锅。

    而渭河北岸现场也早已是一片忙碌,人潮涌动。

    有地质监测组在营地中不停穿梭,有无人机群在上空盘旋记录,更有考古队员们在小心翼翼的剥离最后一层封土。

    随着最先发现的那块石碑逐渐显露真容,表面的泥土也被轻轻扫落,现场的所有历史学、考古学专家们的心也全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大秦三五,孟冬朔旦。”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张教授蹲在石碑边缘,读着上面那些扭曲如虬龙的篆字,浑浊的眼中都闪烁起了难以抑制的兴奋,解释道:“这是秦朝的纪年和记事刻石!”

    “「大秦三五」指的是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

    “「孟冬朔旦」便是当年农历十月初一。”

    一时间,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恨不得贴上去看个清楚。

    “帝乃亲临,群僚咸集。执笏濡墨,立石铭志……”张教授还在继续念着,每念出一句,眼神便愈炽热一分,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率领群臣刻石立碑的宏大场面。

    “继业安邦,国祚永昌。明垂于。后嗣。”念到最后一句,不仅张教授惊讶了,在场的所有人员也全都惊讶了。

    “听这意思,是百官都有参与啊!?”

    “秦始皇在位期间,确实在峄山、琅琊台、会稽等地有诸多与刻石相关的活动,但官员也只是参与到刻石的筹备和书写等相关事宜中,刻石的内容也是强调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宣扬治道运行,行为方面,主要就是秦始皇通过官方统一的文辞向天下宣告秦朝的统治权威与治国理念,这……百官各自刻石留言?从未有过吧?”

    “不,据现有资料,从来没有过百官自由表达个人意愿与期望的记载!”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就在这时,一声惊呼从探方的另一侧传来。

    “林院,挖到了!”

    话音未落,又有人激动的喊道:“这边也有!”

    “后面还有!”

    “是成排的!”

    “这都是手写后亲自凿刻的?!”

    “慢点!”

    “都写了什么??”

    “哈哈,妈的,这下要轰动全国了!”

    ……

    随着一块又一块的刻石被挖掘出来,现场瞬间炸开了锅,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也一直响个不停。

    “法为纲,政有序,愿大秦基业永固,文运昌盛。后人当遵法而行,兴邦强国!?”

    年轻的研究生搓着手,兴奋的咧嘴直笑,“好家伙,这是李斯的真迹!!!”

    “王、王老师!我.……我找到了始皇帝留给后人的信!”实习生小周手中的毛刷悬在半空,激动得都快语无伦次了。

    “什么!?”不远处,王研究员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快!快挪开探照灯!别让强光直射刻字!”

    周围几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听此也放下了手中的其他刻石,直接围拢了过去。

    “朕承天命,一统天下。后世子孙,当继朕志,守疆拓土,保我江山。以法为纲,以吏为师,兴我社稷,永固国基……嬴政!”

    当刻字的内容被读出来,有年轻的考古队员突然红了眼眶,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天呐!这是始皇帝啊!是千古一帝留给我们的.……”

    “呼!我感觉我心跳都要停了!”有人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深呼吸道:“我真不是在做梦吗?”

    “这是蒙恬的留言!守边御敌,誓死不退!这也太酷了吧!”

    “愿大秦长治久安,万民归心。后世当以勤廉为本,保国之昌盛……天呐,这是冯去疾的!”

    “这是尉缭的!兵者,国之大事,后辈当精研兵法,护我河山!说的也太好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愿子孙继勇,扬秦之威!王翦!”

    “妈呀,我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啊啊啊,我们这算是见证历史了吗?!”

    “都冷静!保持距离!”

    “先做编号!”

    “三组负责拓片,五组记录坐标,其他人用全站仪扫描!快!”

    ……

    营地内的人员彻底沸腾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刻石被清理出来,专业的文物提取团队也终于携带着特制的工具材料赶到了现场。

    刻石周围很快搭建起了保护支架,以避免在取出过程中对刻石造成损伤。

    而被取出的每一块刻石也都被特殊的缓冲材料包裹,放进了定制的运输箱内后,又被第一时间被运往专门的文物修复和研究中心。

    凌晨三点。

    文物出土还不到两个小时,考古队实习生、当地村民、施工工人便早就已经将一些模糊的现场照片发到了亲友群。

    紧接着,朋友圈、超话、论坛等社交媒体上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咸阳挖到秦朝大东西!」的话题。

    之后,更多的照片被转发到了一些历史爱好者群和古玩圈。

    某个小众文物爱好者论坛上,有「渭河北岸惊现千古一帝始皇帝刻石?!」 的帖子在短短时间内收获了两万转发。

    等到破晓时分,某博话题 #秦代神秘刻石现世# 直接登上热搜榜。

    某音上,历史博主们纷纷对着手机镜头直播分析, 直播间在线人数眨眼间突破百万,评论区全是 “连夜蹲守”“求专家速来” 的刷屏。

    ……

    出土十二个小时后。

    随着外媒与各大V介入转发,话题 #重大考古发现!秦朝文武百官刻石留言现世# 不仅上了某博全国热搜,更是全网爆发!

    大量网民的注意力全被这件事吸引了,一个个既期待又好奇的激烈讨论着。

    但官方考古所只发布了简短的通告:【近日在咸阳某工地发现古代石刻,正在研究,后续将公布详细信息。】

    出土二十四个小时小时后。

    国家文物局官网终于上线,开启了特别直播,“各位观众,这是19日凌晨在渭河北岸出土的秦代刻石,上面记录着……”

    直播间瞬间涌入千万观众,而且在线人数还在以每秒上千的速度不断飙升!

    “前排占座!活久见!”

    “哇!这也太珍贵了!”

    “教科书要重写了?!”

    “我迷人的老祖宗说了啥?快翻译啊啊啊!”

    “期待专家解读,想知道古人都写了啥!”

    “感觉这波要封神啊!”

    “救命!这可是千古一帝的字,我竟然能亲眼看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当直播间里的画面镜头落在「后世子孙,当继朕志,守疆拓土,保我江山」这句话上时,飘起了满屏的 “泪目” 。

    紧接着,当蒙恬的「守边御敌,誓死不退」,蒙毅的「忠勇辅君,谋定乾坤,望后人承志,国祚绵长」,以及王贲的「守护疆土,后辈奋勉!」等留言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时候,弹幕区也刷屏的愈发疯狂了。

    “致敬!”

    “蒙大将军的气节,古今无双!”

    “这格局,不愧是我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后辈当继壮志,扬秦之威!后人当承贤德,保山河无恙!太震撼了!”

    “后人当遵法而行,兴邦强国!我的李相啊!!”

    “建议刻石内容纳入高考必背!!!【坏笑.jpg】”

    “秦始皇:没想到吧,我在两千年前就给你们留作业了!”

    “话说起来,怎么没看见顾丞相的留言?”

    “楼上的,专家不都说了吗,这刻石是在公元前212年,当时这位还不是丞相吧?”

    “是不是!但她当时也是个九卿啊!不可能没有的!”

    “可能还没挖出来吧?”

    “不可能,我听说三公九卿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刻石全都在最上面!越往下,身份官职越低!”

    “这么一说,还真是可疑哦?”

    ……

    就在直播间的实时热度持续攀升,相关话题迅速霸占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的时候。

    特殊文物研究基地。

    一群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们看着面前被单独放置在一旁的刻石,大眼瞪小眼,久久无言。

    现场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喜欢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